首页 > 相关新闻
北部湾能源基地能否优化中国油气格局?

北部湾能源基地能否优化中国油气格局?

环北部湾的周边省区广西、海南、广东等地近年来不时地出现“油荒”。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北部湾能源基地的逐步形成,这种局面有望在今后一段时间改变。
  目前这三个省区都已选择了油气化工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大型油气化工项目在北部湾沿岸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一条新兴的油气化工产业带已初具规模。
  最典型的就是北部湾千万吨炼油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十一五”炼油发展规划项目、广西“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年炼油能力,是迄今为止广西单项投资最大的工业性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52亿元人民币,将于2008年底开始陆续投产,并于2009年四季度全面建成。
  我国炼油能力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成品油消费量最大的华东、华南和目前快速发展的西南地区,成品油供给明显不足。
  据统计,目前华东地区炼油能力约占全国的27%,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各占23.5%、16.7%、15.1%。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三地,仅广西有80万吨/年的炼油生产能力,这三省成品油消费量正在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长。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近两年来,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一些地方曾经不时出现油品短缺的局面。“目前中国应对这一局面主要是通过‘北油南下’和‘西油东调’等措施加以解决。但这极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负责人此前表示。
  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向云南、贵州、广西三地供应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石油产品700余万吨,以及聚丙烯、芳烃等石化产品,将大大缓解目前中国西南地区油品及化工产品的短缺问题。同时,我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经马六甲海峡,运抵北部湾沿海港口,较之运抵东部沿海港口,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去年3月28日至30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巴斯夫、杜邦、拜耳、德固赛、东丽、瓦克等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的负责人汇聚在海南省博鳌,出席在此间举行的国际化工新材料论坛,与会企业代表注意到了中国油气化工产业布局的这一新变化,纷纷表达了参与北部湾油气化工产业带建设的愿望。
  根据海南省政府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海南省将以合成氨和甲醇生产为源头,加快开发下游产品,在东方市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综合加工基地,形成年产化工产品3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在炼油化工产业方面,将开工建设聚丙烯、苯乙烯、乙烯、PX、PTA等化工材料生产项目,延伸石油化工下游产业,到2010年,使海南石油化工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左右。
  紧挨北部湾的广东湛江市石化产业也已成为领航产业。目前,中石化已投资扩建了湛江东兴炼油厂,将炼油能力由2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成为湛江首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此外,中海油也正在湛江兴建年加工能力300万吨的重油加工项目和300万吨改性沥青项目。
  中国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朱华友等专家认为:北部湾地区依托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沟通西南内陆腹地,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加上深水良港众多,拥有发展临港大工业的条件。因此,重点发展油气化工产业,不仅是北部湾地区优势,而且完全可以更好地优化我国油品供应结构。但专家同时提醒,应当警惕北部湾地区油气化工产业密集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项目雷同带来的同质竞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