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新闻
业界呼唤风电环氧材料国产化

业界呼唤风电环氧材料国产化

风力发电是全球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随着2006年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的法》,国内风电“爆发”式增长,到2007年全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国家《风力发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2010年500万千瓦的目标,已提前3年实现。
复合材料转子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涉及材料、结构、等领域,兆瓦级叶片需要耗用大量环氧树脂、玻璃纤维、PVC,以及涂料等原材料。尤其是兆瓦级大型叶片的设计制造,对材料的要求高,制作难度大,是高技术产业,其叶片价格要占机组的25%左右。
  随着中国风电“朝阳”产业的蓬勃兴起,为风电叶片所需的化工新材料带来了巨大空间。目前国内涉足风电叶片制造业的企业累计30余家。记者了解到,国内中航惠腾、中复连众、上玻院、国电动力等大型叶片制造商,在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涂料方面,都采用进口原料。
  我国的环氧树脂生产量和消费量位列全球第一,目前产能达到60万吨,具有鲜明的资源优势,那为什么不能向国内风电产业提供原材料呢?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总工程师毛彭龄说:我院自主开发了大型风电叶片,并形成1.5兆瓦级的规模生产线,目前正在开发2兆瓦、3兆瓦叶片,我们使用进口原料实属无奈之举;从内心来说,非常希望用上国产原料,但目前国产环氧树脂的工艺质量尚不稳定;我们产品是通过国际认证的,对原材料选用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当然使用进口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生产风电整机及叶片的大型企业,在“中国电谷”河北保定打造了国内一流的风电生产基地,该公司叶片事业部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材料国产化是我国风电叶片制造企业必须面对的非常迫切的问题之一,进口材料如环氧树脂等不仅价格高,而且供应链吃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利润水平;为此我们呼吁国内相关化工企业及时把握市场动向,尽快研制开发高水平的国产替代材料,为国内叶片制造企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创造条件。
  对此情况,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吕琴分析说:国产环氧树脂原料基本用于玻璃钢设备、脱硫装置和管道防腐等领域,而风电行业对环氧材料要求标准高,其叶片在露天工作,要经受狂风暴雨、烈日高温的考验,设计寿命又长达20年,这种高抗强度、高稳定性的环氧,目前国内企业还不能生产;即使少数企业目前正在开发,但需经过一段时期进行性能测试,并经有关部门评审通过后才能上市。
  显然,面对市场的急需,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已经落伍;既暴露了一些企业对新兴市场敏感度差,也暴露了创新机制陈旧的问题。而国外一些原料企业为实现本土生产,已在国内建立多家工厂,如中美复材、广州惠利等,目前正在做产品认证;陶氏公司已经在上海化工区置地,将建立世界级的环氧树脂基地。
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发展机遇依然存在;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还有第三世界可是发展的绿电产业。《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7》预测,依赖现有政策,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底可达到5000万千瓦,如果政策稍加完善,风电装机容量2020年底将达8000万千瓦。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风电发电量比2007年将增加10倍以上。按年均年增长500万千瓦算,需要1.5兆瓦风电机3300台,需叶片9900片。以每片叶片需环氧树脂1.5吨,玻纤2.5吨计,每年至少要1.5万吨环氧树脂、2.5万吨玻璃纤维,以及其它配套原材料。如果以一套叶片150万元计,那么就是一个近50亿元的大市场。
  目前世界主要国际风电机制造商都蜂拥而之,全球三大叶片制造商丹麦的LM、Vestas和德国的Enercon都在华设立叶片厂。叶片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专家们认为,我国只有积极发展国产环氧材料,才能使叶片生产商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我国风电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国内环氧行业如何适应风电市场所需呢?
  ——对环氧材料生产企业而言,必须增强发展紧迫感,提高市场敏感性,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可根据企业实际,增产风电级环氧产品;同时做好自主创新,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尽快缩短与国外差距,并加快开展产品认证。
  ——对研发机构来说,要着眼加快建立风电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能力较强的研究单位和企业为依托,建立多个国家级风电整机和零部件研发中心。通过国内合作、联合开发,尽快实现风电环氧产业化;要开展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研究。据了解,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上海树脂研究所和中科院化学所,已于近日就开发风电级环氧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努力做到从设计、制造、原材料全流程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