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新闻
上海化工区感知“春江水暖”

春意萌动,上海化工区正从经济寒流的影响中悄然恢复活力。本月以来,区内多个重要生产装置相继从去年末的“休眠”中醒来恢复开工,有的企业已经重新赢利,这在当前严峻环境下实属不易。昨天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化工区管委会主任、化工区发展公司总经理张耀伦宣布了招商引资35亿美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25亿元、销售收入570亿元的全年目标。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去年第四季度,上海化工区内多家企业相继出现了市场需求萎缩、产品滞仓,化工区经历了开园以来前所未有的装置规模化、长时间停产现象。然而,化工区凭借一体化的先进产业模式,在危机之中显现出胜人一筹的抗击能力,在行业内率先恢复元气。
  天原华胜公司在化工区内拥有拜耳、巴斯夫等多个下游伙伴。去年底,由于下游企业减产、停产,天原华胜的烧碱装置四分之三产能闲置,二氯乙烷装置一度停产。今年一二月,随着多家下游企业纷纷恢复生产,天原华胜的产品很快重获需求,目前烧碱装置已经开足马力。企业负责人李世杰感到“情况正在明显好转”。化工区内主体企业上海赛科,装置负荷已由最低时的70%回升到目前的90%左右,1月份实现盈利80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张志良表示:“下游需求是否已经全面回升,还要观察两三周,今年装置负荷力争保持在95.4%以上。”
  市场需求回暖固然是石化企业恢复活力的主要动力,但化工区对企业的服务升级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化工区进一步完善服务,加强政策研究与对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加强对口联系和协调,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创造条件。
  公用工程配套是化工区内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区内各公用工程项目提升配套能力,主动为区内企业减轻经营压力。公共管廊将调整收费价格,负责供水的中法水务公司正积极研究降低生活水供应价格,负责废弃物处理的太古升达公司计划降低区内企业固废处理的成本。
  面对金融风暴,区内企业受到多大影响,遭遇哪些问题,成为化工区关心的焦点。今年,化工区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特别是赛科、璐彩特、拜耳等重点企业日报、旬报、月报统计监测和分析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建立化工区工业企业停产半停产调查制度,预防、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
  与此同时,争取园区发展后劲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也一刻不停。目前,不少投资企业仍然看好中国市场,对上海化工区的投资信心不减、计划不变。拜耳公司增资15.5亿美元的TDI扩建项目已经按计划动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投产;赛科公司年内将完成109万吨/年乙烯装置的扩建改造。另外,中石化投资25亿美元的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年内力争获批并尽早开工建设。美国陶氏化学、西班牙欧迪萨、赢创德固赛等公司已有较明确投资或增资意向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