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新闻
国家能源政策将影响氯碱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配合节能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近期的清理优惠电价和资源税改革工作尤其引人注目,清理优惠电价和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旨在控制高耗能行业用电,加快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在新疆作为试点的天然气税改,为将来全国范围内的资源税改革做好了铺垫,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导向作用引人关注。
  氯碱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对能源依赖度较大。以电价为例,河北省在此番国家清理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过程中,对离子膜工艺的氯碱企业生产用电价格,在现行电价基础上南、北网每千瓦时分别提高0.05元、0.0082元。粗略计算南网0.05元的电价提高相当于每吨烧碱的生产成本增加100元以上,加上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和工艺原因实施限制类、淘汰电价,生产成本的实际增加会更大。而资源税的改革,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本将不断上升,这一部分成本将逐步转移到下游产业中。对于目前以成本优势竞争为主要模式的氯碱行业而言,企业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近几年,国内化工企业纷纷与资源型企业联姻,而实力雄厚的资源型企业也开始涉足下游产业,大型新上项目都是基于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背景,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煤炭原盐资源丰富的地区,新上项目集中且规模较大。这都表明,资源优势在产业竞争中的分量很重。但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可能意味着曾经的优势将有所减弱,尤其是对目前国内氯碱行业以价格竞争为主的格局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调节能源价格这样的经济杠杆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政府在“十一五”关键时期的工作重点。能源政策的调整将进一步考验氯碱企业的盈利能力,利润空间的压缩使得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竞争模式必须更趋于多元化。从氯和碱两条链上分析来看,氯产业链可通过开发新的氯产品来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而烧碱则可以通过与当地区域内的下游行业结成战略合作关系来稳固主要销售渠道,同时企业还应该重视国内市场的整体布局和出口渠道的拓展。氯碱行业应借此实现竞争模式升级,摆脱低级的价格竞争模式。氯碱企业在这种产业链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完成了行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