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新闻
可再生能源助推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助推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能源、资源、环境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这一形势下,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近日,在由科技部和国际能源署(IEA)主办的国际能源署技术专家网中国研讨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对记者说。
  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各国对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以及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关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重点。
  进入21世纪,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风电等的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
  据数据显示:到2006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了2亿千瓦,其中小水电约8000万千瓦、风电7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5000万千瓦、地热发电1000万千瓦,以及太阳能发电700多万千瓦。2006年,世界风电装机容量接近1500万千瓦,成为继火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要新增发电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0%,生产能力接近2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年产量约350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的年生产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吨,在石油替代方面开始显现作用。各方面的预测表明,到本世纪中期,随着能源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和化石能源的逐步枯竭,可再生能源将在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6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我国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能源总消费的15%的目标;预计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将会达到30%或更高水平。从8%到15%,再到30%,勾勒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轨迹。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水电(包括大型水电站建设及小水电)得到蓬勃发展,80年代后,风电、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示范和产业,也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稳步发展,小水电、农村沼气、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石定寰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进入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时期,水电建设大中小型并举,开发建设速度显著加快,去年新增的小水电装机容量已超过大水电新增装机容量;通过采取特许权招标等措施,积极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去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3万千瓦,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以送电到乡和解决无电人口生活用电为契机,发展生物能光伏发电、小型风电,推动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围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通过市场推动,与建筑节能相结合,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以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为先导,积极推动了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开发利用。
  到2006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比2005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目前,中国水电装机已达1.17亿千瓦;并网风电装机260万千瓦,同时每年还生产30千瓦以下的离网小型风电机组3万多台;生物质能发电200多万千瓦,农村户用沼气池已达2200万户,为8000万农民提供清洁生活燃料;光伏发电生产能力已达2000多兆瓦,2006年生产近400兆瓦,已装机80兆瓦;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量已达1800多万平方米,累计已达9000万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445亿立方米,地源热泵技术已在3000万平方米的建筑中使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虽然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仍较明显。一是政策体系与激励措施不完整不配套,力度不够;二是市场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三是技术开发能力与产业体系薄弱,缺少专业化人才。
  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我国将从多方面入手,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在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建立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改善市场环境条件、制定电价和费用分担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和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上,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把能源列为第一优先领域,其中围绕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研究是其重要内容,同时将逐年增加国家财政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培养,支持产学研合作,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整合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全面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体系,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可再生能源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需要。
  专家还建议,我国应与更多国家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及国际组织建立更加密切的互利互惠关系,共同努力实现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来源:经济日报)